军队文职体育笔试中涉及的“高原训练”血液系统
2020-01-21 16:17 云南人事考试 来源:华图军队文职考试网
自军队文职考试开展以来,很多体育考生对“高原训练”这个考点还很陌生,不知道从哪里展开复习,别着急,接下来我们来梳理一下军队文职中“高原训练”的相关内容,并从大纲、内容和模拟题三个方面展开,以给准备报考军队文职的考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1.大纲
高原环境与运动能力:
高原应激的主要特点;高原训练的生理学适应;高原训练的要素;高原训练的主要方法。
2.考点内容
一、高原环境与运动能力
1.高原应激的特点
高原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太阳辐射量及宇宙射线辐射量高、温度低和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小等。但是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大气压降低所致的低氧环境。进入高原后,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适应反应:
(1)肺通气量。从平原到高原时最重要的反应就是由氧分压下降所引起的肺通气过度。
(2)心血管反应。到达高原初期,心率和心输出量增加,而每搏输出量没有变化。
(3)最大摄氧量。氧分压(PO2)随海拔的高度增加而下降。高原的低氧环境会给正常氧运输带来不利的影响。
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影响的程度,与海拔高度及运动项目有关。与平原比较,在2300米的高原比赛时,由于最大摄氧量降低,超过2分钟的周期性运动项目的竞技成绩会明显下降。例如,1800米跑的成绩下降3%,5000米和10000米的成绩大约下降8%。在高原游泳比赛,100米的成绩下降2%—3%,400米以上的成绩下降6%一8%。短时间、高强度的项目,即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的剧烈运动,特别以技术为主的项目(短跑、跳跃和投掷)的运动成绩并不降低,反由于空气阻力减小,运动成绩可能略有提高。
2.高原服习
高原的低氧环境给呼吸循环机能带来不利的影响,但是在高原地区停留一定时间后,机体会通过对低氧环境产生各种适应性的反应,以提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这种现象称为高原服习。
高原的长期适应过程包括生理和代谢的适应,这种适应最重要的调节机制包括:
①肺通气量的増加和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
②红细胞生成增加以及局部循环和细胞代谢的变化。血液与局部循环方面的调节将明显有利于氧运输和利用。
3.高原训练的生理学适应
高原训练是一种在低压、缺氧条件下的强化训练。这种训练对人体有两种负荷:一种是运动本身所引起的缺氧负荷,即运动性缺氧负荷;另一种是高原性缺氧负荷。这两种负荷相加,造成比平原更为深刻的缺氧刺激,以调动身体的机能潜力。
(1)呼吸系统
平原运动员到高原后,最初反应是呼吸频率加快、肺通气量加大。运动时肺通气量可较在平原做同样负荷时增加23%或更多。经高原训练后,运动员的最大通气量有所提高,肺通气量、呼吸频率比初上高原时有所降低,肺活量显著增大。
(2)血液系统
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
运动员到高原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增加。上高原的前几天,由于体液从血管内进入组织间和细胞内,血浆量减少使红细胞浓度增加。高原氧分压下降也刺激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释放,刺激红细胞总数的增加,即红细胞增多症。
②促红细胞生成素
高原缺氧有促使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的作用。当人处于3000米高度3小时后,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升高约50%。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释放可能也和海拔高度有关。由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红细胞数量增加可能存在阈高度,这个适宜的阈高度为海拔1600—2500米。也有研究证明,在高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通常反应是前期上升,一周后下降。
③血液流变学指标
对久居高原人的研究发现,随海拔高度的不断增加,血液具有“浓”(红细胞压积增高)、“黏”(全血黏度增高)和“聚”(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的典型特点。高原训练中高原缺氧和运动训练的双重刺激对血液流变特征产生复杂和深刻的影响。经过长期训练的运动员,安静时红细胞渗透脆性、血液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和血沉比一般人明显下降,红细胞滤过率和红细胞变形能力,比一般人明显增加。
红细胞压积最适值是50%左右,当红细胞压积大于等于60%时,血液黏度则呈指数增加。因此高原训练期间机体血液流变性可能会得到改善,从而提高机体对低氧环境的耐受力。
④红细胞变形能力
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组织的供氧能力。研究发现,高原训练一周后红细胞内的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开始提高,而血中2,3-二磷酸甘油酸能通过改善红细胞膜的机能状态使红细胞变形性增强,有利于氧的释放。
⑤血乳酸的变化
高原训练初期,由于高原缺氧使组织中线粒体氧化酶的活性下降,肌肉利用氧的能力降低。因此,运动中有氧代谢不能满足机体的能量需要,较多地动用了无氧代谢,产生大量乳酸,同时由于大强度运动使乳酸消除的速率也减慢,因而乳酸浓度会升高。
机体在对高原服习的过程中,运动后血乳酸和肌乳酸存在下降的趋势,这是机体对缺氧环境的适应,也是机体代谢能力提高的反映。这种高原服习后大肌肉群训练时最大血乳酸浓度减少的现象称为“乳酸矛盾现象”。
总之,在海拔2000米的高度,当运动强度与平原相同时,缺氧的程度明显加大,血乳酸变化有以下特点:
A.以相同强度做大强度运动时,高原的血乳酸值明显高于平原;
B.高原训练适应以后,以相同强度运动时,与初到高原相比血乳酸浓度下降;
C.高原训练能明显提高乳酸阈强度;
D.极限运动时,由于强度偏低,最大血乳酸值比平原低。
(3)心血管系统
在高原做定量负荷运动时,最初反应是心率和心输出量比平原增加,而每搏输出量
没有变化。极限强度运动时,最大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多下降。但数天或数周后,随着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提高,做同样的定量负荷运动时,心率和心输出量均有所下降逐渐接近平原水平。研究发现,高原调练可提高心整系血功能,即左心室收缩力增强每博输出量、射血分数增大,心输出量增加。
(4)骨骼肌
①骨骼肌的毛细血管和酶活性
对在2300米高度训练的运动员进行测定,发现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增高,糖酵解酶活性降低,氧化酶活性升高。
②肌红蛋白浓度
肌红蛋白是肌细胞内含铁的蛋白质,对氧的亲和力比血红蛋白大,其主要功能是贮存氧气。高原适应和训练的综合因素能引起人体骨肌中的肌红蛋白的浓度增加,这种增加在相当程度上与高原训练时强度以及缺氧程度有关,即训练强度较高、缺氧严重时肌红蛋白增加明显。
③肌肉缓冲能力
高原训练后,肌肉缓冲能力有所改善。一般认为低氧对于缓冲容量的提高可能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而耐力训练不能增加肌肉缓冲容量。
④体重和身体成分
长期经受高原刺激,瘦体重和脂肪明显下降,下降的大小与海拔高度密切相关。此外,高原应激使能量摄入下降,小肠吸收率下降,基础代谢率明显升高,因而体重下降。
(5)免疫系统
高原训练对长跑运动员免疫功能会产生影响,高度是影响耐力运动员细胞免疫功能的因素之一。
(6)内分泌系统
①儿茶酚胺
缺氧结合运动训练,可使运动员尿内儿茶酚胺排出量明显增高。在较高海拔高度进行同等负荷运动后,运动员尿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排出量明显增加,肾上腺素的排出量明显减少。因此认为对运动员尿中去甲肾上腺激素排出量的测定,可了解运动员对高原训练的适应情况。
②血清睾酮和皮质醇
研究发现,高原训练会使运动员血清睾酮降低,可能是长时间大运动强度训练使睾丸中产生的睾酮的量下降所致。
高原训练后皮质醇大多呈上升变化,但也有下降的报道。这可能是由于实验的时间、强度及环境不同所致。
(7)代谢能力
关于高原训练对无氧代谢影响的报道,结果不一。高原训练是否确能提高无氧代谢能力,尚需作进一步研究。
高原训练可提高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高原训练可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从而增强氧的运输能力: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增加,增加了肌肉的氧供应;肌纤维线粒体中氧化活动升高,这些因素可提高机体运输氧和利用氧的能力,提高机体有氧代谢的能力。最大摄氧量是反映运动员有氧耐力的重要生理指标。研究发现,在高原训练初期最大摄氧量下降,中后期回升,返回平原后多能超过高原训练前的水平。
4.高原训练的要素
(1)适宜海拔高度
高原训练的高度从理论上讲在1000—3000米都有效。低于2000米,低氧缺氧刺激较少,不利于充分挖掘机体的潜力;高于2500米,则机体难以承受较大的训练负荷,并不利于训练后的恢复。在2000—2500米高度训练,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最大摄氧量均由显著效果。我国运动员训练的高度多在1890米(昆明,中长跑、游泳,足球等)和2360米(西宁多巴,中长跑、竞走、自行车等。)
适宜的高度应该符合两个条件,第一是此高度能够对机体产生深刻的缺氧刺激;第二是此高度下运动员能承受比较大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
(2)适宜训练强度
适宜的训练强度是决定高原训练成败的关键。强度过低,刺激小,难以收到成效:强度过大,刺激深,对适应和恢复不利。
一般应遵循下面几个原则:
①根据运动员训练水平的高低来定,水平高的强度可大些,反之则强度略小;
②根据比赛的强度而定,应安排部分接近比赛强度的训练;
③将高原训练的强度和下高原后的强度衔接起来,下高原前的阶段训练强度应提高;
④根据机体对高原环境的适应阶段来安排训练强度。
(3)训练持续时间
适宜的持续时间应该在3—8周。耐力性项目持续的时间长些,而速度和速度耐力性项目应稍短些。
(4)出现最佳训练效果的时间
目前普遍认为,长跑和马拉松项目的最佳比赛时间为下高原后4-5天;中长距离项目为10-14天;短距离项目为20-26天。我国游泳项目则多采取回到平原5-6周时参加比赛,以保证下高原后能有较多的时间加强速度和力量训练
高原训练的效果下高原后可保持3—5周的时间,而有的资料认为可保持45—50天。
5.高原训练方法与手段
高原训练方法主要有高住高练法、高住低练法、低住低练法、低住高练法、间歇性高原训练及模拟高原训练法等。
(1)高住高练法
指在高原居住,在高原训练。特点是能充分利用高原低氧环境,取得低氧训练的效果,但是训练强度不大。
(2)高住低练法
指在较高的高度(2500米)居住,较低的高度(1300米)训练。特点是既可以充分调动机体适应高原缺氧环境,挖掘本身的机能潜力,又可以达到相当大的训练量和强度。
(3)低住低练法(亚高原训练法)
指居住和训练都在较低的高度(1000米左右)。对于准备亚高原比赛所进行的适应性训练比较有效,同时可以作为高住高练法之前的过渡性训练。
(4)低住高练法
指运动员居住在较低高度(1300米或平原)在海拔较高的高度(2500米)进行训练。特点是既能保证运动员进行低氧训练,又能促进运动员的恢复。
(5)间歇性低氧训练法
指采用呼吸气体发生器吸入低于正常氧分压的气体,造成体内适度缺氧,从而导致一系列有利于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抗缺氧生理适应,以达到高原训练的目的。
(6)模拟高原训练法
指让运动员生活在模拟海拔2500米高原状态的“高原屋”中,然后在1300米高度训练。特点是既不需要高原训练基地,又免去往返迁移,同时使运动员机能潜力得到最大的发展,以期达到高住低练的效果。
3.模拟题
1.高原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 )。
A.温度低、昼夜温差大 B.空气湿度小
C.宇宙射线辐射量高 D.大气压降低所致的低氧
1.D【解析】高原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太阳辐射量及宇宙射线辐射量高、温度低和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小等。但是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大气压降低所致的低氧环境。故本题选D。
2.高原环境对下列哪项运动运动员的成绩影响最小( )。
A.游泳 B.长跑 C.足球 D.短跑
2.D【解析】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影响的程度,与海拔高度及运动项目有关。与平原比较,在2300米的高原比赛时,由于最大摄氧量降低,超过2分钟的周期性运动项目的竞技成绩会明显下降。短时间、高强度的项目,即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的剧烈运动,特别以技术为主的项目(短跑、跳跃和投掷)的运动成绩并不降低,反由于空气阻力减小,运动成绩可能略有提高。故本题选D。
更多内容详见华图军队文职讲义、题本、模拟卷,让备考的你备考有方向、考试有信心!
最后,华图教育预祝各位考生早日梦想成真!
(编辑:chawenb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