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云南公务员面试辅导:高考失利造成学生自杀
2013-07-03 17:51 云南人事考试 来源:未知
【导读】2013云南公务员面试辅导:高考失利造成学生自杀
【背景链接】
自各地高考成绩出来后,就发生了多起失利考生自杀事件,这不得不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基于涂尔干的自杀理论和社会不平等的相关理论对此种自杀现象进行分析,侧重于从社会的价值结构、文化结构以及社会不平等状况来揭示自杀的内在逻辑。高考失利考生自杀的悲剧的根源不仅仅是当事者本人,我们社会也有需要承担的一份责任。
案例一:“真没有想到,年纪这么小居然自杀。”6月27日上午8时许,家住琼海市龙江镇蓝山村委会蓝山大队19岁小杰(化名)的尸体,被邻居在一片胡椒地发现,身边放着一个农药瓶子。据小杰的家人介绍,此前小杰对家人称自己参加了高考,但25日高考成绩出炉前一天,他二哥追问其高考分数,小杰说考了575分,25日又改口说考了530分。令人更惊讶的是,据当地派出所调查显示,小杰今年根本就没有参加高考,且有可能已经多年没有在学校读书了。
案例二:今年高考标准答案揭晓的当晚,营口市大石桥复读考生李新(化名)默默地离家出走了。几天后,家人接到警方电话,李新已经在鞍山郊区投河自杀,身上还带着今年高考的准考证。
辽沈晚报、北国网报道的营口市大石桥复读考生李新(化名)在今年高考标准答案揭晓后投河自杀,引起社会关注。
6月28日李新的爸爸终于知道了儿子高考成绩410分,这分数接近三本录取分数线,超过专科分数线100多分,李新的同学和老师都为李新惋惜。
【热点预测】
针对高考失利造成学生自杀这一日益普遍的社会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高考失利学子的自杀是一件非常令人感到遗憾的事,我们在责怪他们心理不够健康,心理素质不过硬;在批评学校没有及时做好心理干预的时候,是否该往深层次思考一下:这个社会怎么呢?我们的社会病了。她的价值结构有点扭曲甚至是单一,没有柔性与缺乏多元;她的社会结构有点失衡,社会流动有点封闭,社会不平等有点严重,没有平衡、开放与缓和。
为了不让此等令人感到痛惜的事件再次出现,我们不单单要做好高考学子的心理干预工作,更需要营造一个包容、多元、开放的社会氛围,让学生、家庭不再承担如此重的负荷,让他们享有充分的起点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而不再为社会的不平等感到焦虑,不再为流动机会的缺乏感到纠结,不再为一时的得失而要死不活等。
(编辑:云南华图)